平安答道南京什么事都没有,是太上皇不放心殿下,派臣来实地看看。
朱允熥心里猛地一沉,你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?
他将平安拉到一边悄声说道平叔实话实说,是不是皇爷爷上岁数了,身子不大爽利?
平安吞吞吐吐道太上皇前些时是有些不好,不过服了几剂药又好转了。
看平安这神情,八成没他说的那么简单。
朱允熥心顿时缩得紧紧的。
急死人了,爷爷究竟有没有事?
没事。
那你来干什么?
太上皇让殿下回去大婚。
朱允熥狠狠跺了跺脚,平叔!你要我怎么说,你才肯说实话?
平安只得将朱元璋如何晕厥,如何昏迷数日,周王如何取灵芝,朱元璋如何苏醒,详详细细说了一遍。
朱允熥浑身发抖,好容易才平静下来,问道你来的时候,爷爷怎么样?
已经大好了,应该没有大碍了。
朱允熥这才长舒一口气,说道等我办几件要紧的事,就和方鸣回去,平叔留下来做马剌加镇守使,监视陈祖义,高煦和高燧若是胡作非为,平叔也要劝谏着。
平安今年四十六岁了,和朱元璋的众多义子一样,他也是个孤儿。
行将饿死之际,朱元璋收留了他,给他饭吃,给他衣穿,还教他行军打仗。
平安做事有板有眼,有始有终,深受朱元璋和马秀英喜爱。
马皇后死的时候,平安悲痛欲绝,吐了一海碗血,朱元璋见了,惟摇头叹息而已。
平安累积功勋,一步步升到了后军都督佥事,在五军府中,职位仅次于都督徐辉祖,都督同知李景隆。
他的一切都是朱家给的,对于朱家,他只有无限的感激和忠诚。
平安眼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,正色说道殿下放心,马剌加有臣在,一百年也翻不了天。
朱允熥亲热地拍了拍平安的肩膀,“有劳平叔了,等我回到京城,定会向皇爷爷禀报你的功劳。”
说完,转身走向马和、陈祖义。
陈祖义笑吟吟迎过来。
太子殿下驾临马剌加,这是天大的喜事,全城男女老少正翘首以盼呢!
朱允熥笑道孤交代你的事,办得怎么样了?
陈祖义摸了摸脑袋。
怎么,忘了?
殿下提示一二。
阿拉伯造船匠。
陈祖义笑道殿下交代的事,臣哪里敢忘,臣正通过昔日海上的朋友在找,明年春天绝对可以凑齐。
朱允熥也不知道他说的是真是假,微微点点头,加紧去办。
陈祖义忙答道殿下放心!包在臣身上了!
马和走上前来,向朱允熥汇报马剌加城的重建和造船厂的生产情况。
朱允熥听了甚是满意,说道你干得很出色,辛苦了!
从一个王府内侍一跃为一方大员,马和就像在做梦。
他身子挺得笔直,说道陛下言重了,这是臣应尽的职责。
朱允熥重重地拍了拍马和的肩膀,造船的事要抓紧,将来要去更远的地方。
他看见刘琮也站在人群中,招了招手,叫道刘进士!
刘琮忙急趋向前,拱手道殿下,微臣在!
朱允熥执住刘琮的手,满面春风向众人说道
这位乃是我大明新科进士二甲十七名刘琮,才高八斗,学富五车,深受皇祖和父皇菩爱,乃是诚意伯刘伯温族侄,工部尚书刘璟族弟。不远万里到马剌加来,传播大明的衣冠礼仪。大家鼓掌!
一时间掌声四起。
人群中有人小声议论
难怪长得这么斯文,原来是个读书人。
啧啧啧,马剌加也有进士了。
刘伯温的侄子,是不是也能掐会算?
马剌加飞来了金凤凰。
听到人们的议论,刘琮脸微微红了红。
朱允熥清了清嗓子,朗声说道
马和!
臣在!
奉陛下口谕,任命你为马刺加宣慰使!″
谢陛下!
平安!
臣在!
奉陛下口谕,任命你为马剌加镇守使!
谢陛下!
刘琮!
臣在!
奉陛下口谕,任命你为马剌加按察使兼学政!
谢陛下!
朱允熥一口气封了马剌加三巨头,让人应接不暇。
陈祖义心里疑窦从生,不是说好的马剌加作为藩属国封给我吗?为什么又是宣慰使,又是镇守使,连按察使、学政都出来了。
这哪儿是藩属国?分明是行省!
从前的许诺都不算数了吗?堂堂皇太子,怎么能这么言而无信?
陈祖礼、陈之凤也面露不悦。
朱允熥看着陈祖义变幻莫测的
第7章 马剌加,我来了!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